一种熟悉又陌生的层面构造——剥离线理
发布人:徐永涛
发布时间:2016-01-31
浏览次数:365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fb738a01018iey.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所有学习过沉积岩石学的人都知道有一种层面构造叫剥离线理,但在野外这种层面构造却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可以说它是一种熟悉又陌生的层面构造。
在百度文库里对剥离线理的描述是:砂岩层面上存在的水流线理称剥离线理,表现为彼此平行的线状浅沟和低脊或颗粒弱定向排列。剥离线理常分布在平行层理的层面上,是急流的良好标志,主要见于海滨、湖滨、三角洲平原和浊流环境。
在佩蒂庄的《沉积岩》上关于剥离线理的描述是:剥离线理一种常见而不为大众周知的特征是在某些薄层砂岩层理面上找到的一种微弱而清晰的构造。它在劈开的那些板状砂岩上特别明显,并且在遍及全球的板状砂岩中都有很好的显示。这种构造被斯托克斯(1947)定名为原生水流线理,但在更早年已被汉斯·克洛斯(1938)描述过并作过图,他指出,它是平行于沉积水流方向的。它在劈开的表面上很显著,所以克罗威尔(1955)称之为剥离线理。这种沉积构造表现为在剥离面上大体平行、非常微弱的线性沟和微细隆起的脊。在另一些情况下,线理不太完善,并且有些不规则的相邻纹层的墙皮样残迹粘附在裂开的表面上。麦克布赖德和耶克尔(1963)曾经把阶状剥离线理这个术语用于这种情况,以区别于在比较平滑的表面上见到的平面剥离线理。这些作者曾经指出,伸长颗粒的平均方向是平行于线理的。斯托克斯(1953)推断,这种构造指示了“形成于一种河流环境中,或者至少在浅的漫流流水之下。”然而已知也还有从深水浊流砂岩中见到过。
在王正瑛、张锦泉等主编的《沉积岩结构构造图册》中也介绍了剥离线理,书中的描述简单而明了——“是指某些砂岩沿层理裂开后,裂开面上显示出一种大致平行的,非常微弱的线性沟和微细凸起的脊。若劈开面切过若干相邻的纹理,出现平行阶梯状的脊称为剥离阶状线理构造或简称歩节。两种构造极为相似,都平行于颗粒的长轴方向并受严格的方向性控制。一般认为剥离线理构造是由砂粒在平坦床沙面上迁移形成的,所以它是高流态环境的识别标志。其剥离线理的方向平行于水流方向。
第一次听到剥离线理这个名字是在学习《沉积岩石学》的课堂里,老师介绍这种层面构造时仅用了几分钟时间,也没有相应的图片令大家参考。在后来的学习当中,出于好奇总想搞清楚“剥离线理”在野外到底是怎样识别的?可这种层面构造真像书中介绍的那样,在野外很少会被发现,也许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可能遇到了也未必能够认得出来。
在野外第一次看到剥离线理是在2005年跑秦岭三里曼三叠系露头的时候,但那时出去我没带相机,也就没有留下照片。在2011年跑彬县地区纸坊组露头时,在临结束前我看到板状砂岩层面非常平整,上面隐约能看到一些定向排列的现象,便顺便照了下来,当时除了有剥离线理而外,一些层面上还发育有遗迹化石。从野外回来之后,在翻阅《沉积岩石学》的时候,突然觉得我在野外看到的那种层面构造可能是剥离线理。
最近一次看到剥离线理是在耀县瑶曲镇延长组长6剖面,这条剖面自发现以来先后来过不知多少次,剖面厚度也就几十米。是一套退积式复理石沉积,下部以厚层块状砂岩为主,有人认为是砂质碎屑流,向上发育多套浊积砂岩。在垮塌的碎石对上可以见到大量槽模、沟模为主的沉积构造,砂岩底部可见火焰构造、砂岩枕以及注入砂岩脉或液化砂岩脉等。剥离线理是在这次野外首次发现的,与纸坊组砂岩中的剥离线理相比,线理看上去要明显一些,看上去很像是沟模,但它的确发育在具平行层理砂岩的上层面,或许它压根就是沟模留在下部砂岩上层面的印痕。
尽管经常参加野外工作,但对很多沉积构造的确不是很熟,还需要不断地学习。随着对一些沉积理论的不断深入了解,总觉得以前在野外对一些沉积现象的观察很不够。最近在对一些野外砂岩薄片观察时便深深体会到,要想真正了解某种类型砂岩的成因,最好进行系统地采样分析,因为部分砂体的沉积环境是可以通过砂岩薄片观察来判断的。重力流成因的砂岩一定是富含杂基、磨圆和分选都较差的;牵引流成因的砂岩大多为净砂岩,杂基含量不会很高,而且常具自生胶结物;低密度浊流成因的砂岩杂基含量不是很高,但磨圆和分选均不是很好;具剥离线理的砂岩在镜下应该可以看到明显的碎屑定向排列特征。
发布人:徐永涛 发布时间:2016-01-31 浏览次数:365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fb738a01018iey.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所有学习过沉积岩石学的人都知道有一种层面构造叫剥离线理,但在野外这种层面构造却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可以说它是一种熟悉又陌生的层面构造。
在百度文库里对剥离线理的描述是:砂岩层面上存在的水流线理称剥离线理,表现为彼此平行的线状浅沟和低脊或颗粒弱定向排列。剥离线理常分布在平行层理的层面上,是急流的良好标志,主要见于海滨、湖滨、三角洲平原和浊流环境。
在佩蒂庄的《沉积岩》上关于剥离线理的描述是:剥离线理一种常见而不为大众周知的特征是在某些薄层砂岩层理面上找到的一种微弱而清晰的构造。它在劈开的那些板状砂岩上特别明显,并且在遍及全球的板状砂岩中都有很好的显示。这种构造被斯托克斯(1947)定名为原生水流线理,但在更早年已被汉斯·克洛斯(1938)描述过并作过图,他指出,它是平行于沉积水流方向的。它在劈开的表面上很显著,所以克罗威尔(1955)称之为剥离线理。这种沉积构造表现为在剥离面上大体平行、非常微弱的线性沟和微细隆起的脊。在另一些情况下,线理不太完善,并且有些不规则的相邻纹层的墙皮样残迹粘附在裂开的表面上。麦克布赖德和耶克尔(1963)曾经把阶状剥离线理这个术语用于这种情况,以区别于在比较平滑的表面上见到的平面剥离线理。这些作者曾经指出,伸长颗粒的平均方向是平行于线理的。斯托克斯(1953)推断,这种构造指示了“形成于一种河流环境中,或者至少在浅的漫流流水之下。”然而已知也还有从深水浊流砂岩中见到过。
在王正瑛、张锦泉等主编的《沉积岩结构构造图册》中也介绍了剥离线理,书中的描述简单而明了——“是指某些砂岩沿层理裂开后,裂开面上显示出一种大致平行的,非常微弱的线性沟和微细凸起的脊。若劈开面切过若干相邻的纹理,出现平行阶梯状的脊称为剥离阶状线理构造或简称歩节。两种构造极为相似,都平行于颗粒的长轴方向并受严格的方向性控制。一般认为剥离线理构造是由砂粒在平坦床沙面上迁移形成的,所以它是高流态环境的识别标志。其剥离线理的方向平行于水流方向。
第一次听到剥离线理这个名字是在学习《沉积岩石学》的课堂里,老师介绍这种层面构造时仅用了几分钟时间,也没有相应的图片令大家参考。在后来的学习当中,出于好奇总想搞清楚“剥离线理”在野外到底是怎样识别的?可这种层面构造真像书中介绍的那样,在野外很少会被发现,也许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可能遇到了也未必能够认得出来。
在野外第一次看到剥离线理是在2005年跑秦岭三里曼三叠系露头的时候,但那时出去我没带相机,也就没有留下照片。在2011年跑彬县地区纸坊组露头时,在临结束前我看到板状砂岩层面非常平整,上面隐约能看到一些定向排列的现象,便顺便照了下来,当时除了有剥离线理而外,一些层面上还发育有遗迹化石。从野外回来之后,在翻阅《沉积岩石学》的时候,突然觉得我在野外看到的那种层面构造可能是剥离线理。
最近一次看到剥离线理是在耀县瑶曲镇延长组长6剖面,这条剖面自发现以来先后来过不知多少次,剖面厚度也就几十米。是一套退积式复理石沉积,下部以厚层块状砂岩为主,有人认为是砂质碎屑流,向上发育多套浊积砂岩。在垮塌的碎石对上可以见到大量槽模、沟模为主的沉积构造,砂岩底部可见火焰构造、砂岩枕以及注入砂岩脉或液化砂岩脉等。剥离线理是在这次野外首次发现的,与纸坊组砂岩中的剥离线理相比,线理看上去要明显一些,看上去很像是沟模,但它的确发育在具平行层理砂岩的上层面,或许它压根就是沟模留在下部砂岩上层面的印痕。
尽管经常参加野外工作,但对很多沉积构造的确不是很熟,还需要不断地学习。随着对一些沉积理论的不断深入了解,总觉得以前在野外对一些沉积现象的观察很不够。最近在对一些野外砂岩薄片观察时便深深体会到,要想真正了解某种类型砂岩的成因,最好进行系统地采样分析,因为部分砂体的沉积环境是可以通过砂岩薄片观察来判断的。重力流成因的砂岩一定是富含杂基、磨圆和分选都较差的;牵引流成因的砂岩大多为净砂岩,杂基含量不会很高,而且常具自生胶结物;低密度浊流成因的砂岩杂基含量不是很高,但磨圆和分选均不是很好;具剥离线理的砂岩在镜下应该可以看到明显的碎屑定向排列特征。